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160

160.后来,我与这

160.后来,我与这些灵人谈到他们的星球。当所有灵人的属世记忆或外在记忆被主打开时,他们就都知道自己的星球;因为他们把这种记忆从世上带来了,只是不能被打开,除非有主的美意。然后,一经许可,这些灵人便谈到他们所来自的星球,并向其星球的居民显现,与他们交谈,仿佛他们是活着的世人。这种事的发生是因为他们被带入其属世记忆或外在记忆,以致他们能回想起他们活在世上时的思维。那时,这些居民的内在视觉,或灵的视觉被打开了,由此看到他们。他们补充说,居民并未意识到他们并非其星球的世人,只是当他们忽然从眼前消失时,才开始察觉他们不是。我告诉他们说,古时,这种事在我们地球也发生过,如发生在亚伯拉罕、撒拉、罗得、所多玛的居民、玛挪亚和他妻子、约书亚、马利亚、以利沙伯和众先知身上。主也是以同样的方式显现,在祂揭示自己之前,那些看见祂的人只知道祂是地球上的人。但如今这种事极其罕见,因为人们不可以这种方式被迫去信。被强迫的信仰,就是诸如由奇迹所引发的信仰,并不牢固,还会对那些有可能在没有任何强迫的情况下通过圣言在自己里面建立信仰的人造成伤害。

属天的奥秘 #8992

8992.出埃及记2

8992.出埃及记21:7-11.人若卖女儿作婢女,她不可像男仆那样出去。她若在她主人眼里为恶,以致主人不与她订婚,就要许她赎身。主人若以诡诈待她,就没有权柄把她卖给外邦人。主人若将她许配给自己的儿子,就当照女儿的规矩待她。他若为自己另娶一个,不可减少那女子的饮食、衣服并好合的事。若不向她行这三样,她就可以不花银子,白白地出去。
“人若卖女儿作婢女”表源于属世快乐的对真理的情感。“她不可像男仆那样出去”表与缺乏情感的真理不同的一种状态。“她若在她主人眼里为恶”表如果源于属世快乐的对真理的情感与属灵真理不一致。“以致主人不与她订婚”表以致它无法与它结合。“就要许她赎身”表疏远这些真理。“就没有权柄把她卖给外邦人”表不可传给那些不是出身于教会信仰的人。“主人若以诡诈待她”表这将违反神性秩序的律法。“主人若将她许配给自己的儿子”表它若与某种衍生真理一致,以至于能与其结合。“就当照女儿的规矩待她”表它将如同对真理的纯正情感一般。“他若为自己另娶一个”表与源于某个其它源头的对真理的情感结合。“不可减少那女子的饮食、衣服并好合的事”表不剥夺“饮食”所表示的内在生命,也不剥夺“衣服”所表示的外在生命,因而不剥夺“好合的事”所表示的结合。“若不向她行这三样”表剥夺这些东西。“她就可以不花银子,白白地出去”表疏远那属灵真理,没有与它结合的真理。

属天的奥秘 #8991

8991.“他就永远

8991.“他就永远服事主人”表直到永恒。这从“服事”和“永远”的含义清楚可知。“服事”是指服从,因为奴仆就是那些服从的人,而主人则是那些发命令的人;“奴仆”所代表的,是那些出于服从,而非出于仁爱的情感行善的人,这一点从前文明显可知。“永远”是指直到永恒。就字义而言,“永远”在此表示服事他的主人,直到他生命的结束;但就内义而言,它表示直到永恒,因为它论及死后的状态。之所以说“直到永恒”,是因为那些出于信的服从,而非出于仁爱情感行善的人,就是“奴仆”所代表的人在来世永远不可能被带入一种良善的状态,也就是说,他们永远不可能出于良善行事;事实上,每个人的生命死后都保持不变。一个人死的时候是什么样,就仍是什么样;正如俗话所说:“树倒在何处,就躺在何处”。倒不是说他在死亡的那一刻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而是说,他整个一生是什么样,他死时就是什么样。因此,那些在世期间已经习惯只出于服从,而不出于仁爱行善的人永远都是这样。诚然,他们在服从方面会得以完美;但他们达不到仁爱的任何层级。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